近日,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涉县原曲村的抗战文物展览馆里,群众正在参观。此间陈列着弹药盒、电话机、军刀、电报机等上万件老物件。据该馆创建者焦钢跃介绍,他是一位抗战历史老物件收藏爱好者,10多年来,他收集了上万件藏品,自建抗战文物展览馆,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该馆自2022年9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1.2万人次。
(姚彦霞 杨爱民 制作 费璠 视频来源 涉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季】
近日,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涉县原曲村的抗战文物展览馆里,群众正在参观。此间陈列着弹药盒、电话机、军刀、电报机等上万件老物件。据该馆创建者焦钢跃介绍,他是一位抗战历史老物件收藏爱好者,10多年来,他收集了上万件藏品,自建抗战文物展览馆,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该馆自2022年9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1.2万人次。
(姚彦霞 杨爱民 制作 费璠 视频来源 涉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季】
北京青年报 李英锋
8月12日,民政部公布《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草案包含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和补领婚姻登记证等内容,新增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离婚冷静期”等相关内容规定,取消了婚姻登记的地域管辖限制。
从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试点工作,到全面取消婚姻登记地域管辖限制的修法动作,婚姻登记正在一步步摆脱“常住户口地”或“户籍地”的束缚,构建一种全国各地“自由办”的法定机制。这种改变赋予了婚姻自由新的内涵,无异于向婚姻登记当事人派送了一个特殊的红包。
多年以来,婚姻登记一直执行地域管辖制度。现行《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结婚(或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和证明材料。据此,男女双方办理婚姻登记,只有各自的常住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两个选项,如果一方或双方不在常住户口地,难免要受奔波之苦,消耗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在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中,已经不再要求婚姻登记地只能选择一方当事人的常住户口地,而是放宽到一方当事人的居住地——对于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
此次拟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更进一步,未对婚姻登记机关加任何地域条件限制,也未要求婚姻登记当事人提交居住证、户口簿等证件,这意味着,如果《条例》修订通过,内地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选择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可选方案更多,更加方便灵活,成本也会降低。在这一零地域管辖门槛的婚姻登记模式下,一些对婚姻登记地(比如相遇地、初恋地、定情地、上学地、创业地等)情有独钟的个性化婚姻登记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在传统的婚姻登记模式中,户口簿是办理婚姻登记需提交的必要证件之一。有些婚姻登记当事人与父母在一个户口簿上,父母反对当事人结婚或离婚,攥着户口簿不放,导致当事人无法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况也确有不少。如果婚姻登记不要户口簿,男女双方办理婚姻登记的条件就更少了,其他人干预的手段或选择也更少了,婚姻登记的自由度将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将更符合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愿。
《民法典》确立了婚姻自由原则,婚姻登记取消地域管辖限制以及不要户口簿等简化婚姻登记条件的程序改革势必会赋予婚姻登记当事人更多维度、更大范围的婚姻自由,对当事人的婚姻自由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一修法方向顺应了人口加速流动的大趋势,顺应了政务服务改革升级的需要,顺应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的更高需求,值得期待。
希望民政、公安、法院等部门加快建设完善“及时、准确、完整、安全”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为婚姻登记跳出地域管辖的小圈子夯实信息基础。
“天降树桩致人身亡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六年
去年5月,广西柳州高二学生小天(化名)驾驶电动车经过一小区楼底时,被一段从天而降的树根砸中,经抢救无效身亡。
围绕到底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小天家属和被告人韦某对簿公堂。2024年8月13日,小天的小姨蒋女士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日前,该案在柳州柳北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判决韦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但他们对判决结果不服,接下来会向检察院申请提出抗诉。
庭审焦点 过失碰落还是故意抛掷
事发后,柳北区检察院指控韦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柳北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4月19日,该案在柳州市柳北区法院开庭审理,庭上,相关方围绕被告人究竟是过失犯罪还是故意高空抛物展开了辩论。
在庭审过程中,韦某称,因其挖土坑的花圃旁边有铁制鸡笼,其本人体型较高大,如果把桂花树桩放在旁边,他没有空间活动,所以一时疏忽,就把树桩放在了围墙之上。之后,他蹲在花圃中挖种植该桂花树桩的土坑,起身时左边肩膀不小心撞到放在围墙之上的树桩,因其站起时头部眩晕,不记得碰撞到该树桩的具体部位,也不记得具体的碰撞姿态。碰撞后他也摔倒坐在地上。
小天的近亲属委托的诉讼代理人提出,韦某称其不小心碰落树桩至楼下的辩解不符合常识、常情、常理,与现场监控视频、现场勘验笔录及照片、侦查实验记录等证据相矛盾,韦某属于故意高空抛物,为逃避较重处罚而作虚假供述,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韦某到案后未如实供述其罪行,不构成自首,即使构成自首,依法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无积极赔偿、道歉及寻求被害人亲属谅解等悔罪表现,不足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家属请求法院查明事实,对韦某严惩。
法院支持公诉机关认定的罪名,认定韦某在家中露台移植树木时,将树桩放置在无任何防护的露台围墙之上,后因其身体不慎碰撞导致树桩从高空坠落砸中他人,致一人死亡,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案发后,韦某主动拨打急救电话,且明知他人报警仍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归案后如实供述了其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韦某的亲属代其赔偿了被害人亲属436249.66元,可以酌情对其从轻处罚。
法院认定 韦某并非故意高空抛物
被害方的诉讼代理人提出,韦某的目的是将涉案桂花树丢弃,故其将桂花树从家中投掷抛出。砸中建筑下路过的被害人时,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出,桂花树在空中形成一道抛物线,韦某在供述中避重就轻,其行为应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院认为,本案中,现有证据不能证实涉案树桩系韦某故意抛掷下楼,也不能证实韦某主观上有积极追求或者放任危害他人生命、健康以及公私财产安全等结果发生的故意。
其一,从韦某的行为动机来看,其行为是为了移植涉案桂花树桩,并无抛弃桂花树桩的故意;其二,从现场环境及坠落物的情况来看,不排除韦某关于其将树桩竖直放置在围墙之上供述的真实性;其三,从案发当时客观情况来看,没有证据证明涉案树桩系被故意抛掷下楼,涉案树桩存在因受到碰撞坠落至案发时落点的可能;其四,从事发前后韦某的行为表现来看,桂花树桩坠落并致人伤亡结果的发生违背其意志。
法院认为,邻居等证人的证言均证实没有看见过韦某平时有将垃圾、杂物、树枝等故意丢下楼的情况。韦某案发当日在露台整理树木,发现树桩坠落后第一时间告知家人并下楼查看,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力救助被害人。因此,诉讼代理人所提被告人韦某系故意高空抛物致一人死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意见缺乏事实根据,法院不予采纳。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张源中 综合九派新闻
中新网阳泉8月15日电 题:山西平定:产业兴旺促振兴 绿色发展绘新篇
作者 杨静 赵波 石玺慧
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锁簧镇围绕“党建引领,强抓乡村振兴,加速经济发展”目标,紧抓机遇,撑起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上持续深耕,力求为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初秋,从空中俯瞰锁簧镇东锁簧村,一幅绿意盎然的画卷映入眼帘。村庄被绿树环绕,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村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道207线、阳涉铁路及太行旅游专线一号线穿境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东锁簧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特别是龙泉湖这一天然瑰宝,精心规划了以“水”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路径。自2020年起,该村致力于打造以龙泉湖休闲康养为中心的文旅产业集群,不仅保留了乡村田园风光,还融合了“休闲农业、研学教育、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逐步构建起以龙泉湖为特色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典范。
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东锁簧村通过引进山西中慧水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融资1200万元,进行龙泉湖安全治理与生态提升。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种植樱桃、枇杷、葡萄及水果山楂等苗木5000余棵,美化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此外,该村还依托龙泉湖的生态优势,采取集体土地资源入股方式,合理实施村民土地流转,投资50万元,开发龙泉湖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建设采摘大棚4座,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锁簧镇通过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做好‘龙泉湖’绿色文章,让民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锁簧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亚东说。
在锁簧镇的另一端,谷头村同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正在顺利推进的恒林彩砖厂项目,不仅能为该村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正在施工现场关注进度的谷头村副书记王会平告诉记者,该项目所在地此前都是荒岗地和闲置零星的小块田地。“今年5月开始施工,将规划建设连片平整的高标准农田,有利于今后农业机械化耕作。建设期间,还硬化田间路6.5公里,确保村里2700亩耕地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锁簧镇党委书记霍志彬表示,从“零星分散”到“集约高效”,再到“宜居宜业”,锁簧镇不断创新发展机制,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我们将继续整合优势资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为村民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开辟新路径。”(完)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6日 09:24 来源:央视网
近来蔬菜为啥这么贵? 高温暴雨天气、季节因素、供需关系、市场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
近期,多地蔬菜价格持续走高,一些地方有的菜价格甚至涨到“过年价”。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16日至8月15日,全国蔬菜日度价格从4.27元/公斤上升至6.01元/公斤,上涨40.7%。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场及一些本地商超,发现各类蔬菜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其中绿叶蔬菜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农业专家向记者分析道,在高温暴雨天气、供需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近期菜价上涨,随着气温的回落和秋季蔬菜的陆续上市,蔬菜供应和价格有望逐步回归正常。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 实习生车宇轩、李欣泽
市民:贵了也得买,每次少买一点
对于蔬菜价格的上涨,市民李先生和记者分享了看法:“我感觉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绿叶青菜,以前涨也就那么几毛钱,现在西兰花和菜心都卖到了6块一斤,平常经常买的丝瓜都卖到7块一斤了。”尽管价格上涨,但他依然坚持购买必要的绿叶蔬菜。“贵了也得买,每次可以少买一点青菜,或者买其他价格没那么贵的蔬菜,毕竟广东人一餐不吃青菜都不行的嘛。”他笑着说道。
当谈到蔬菜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另一位市民陈女士表示:“我家三口人,平常一天下来在蔬菜上的花销最多也才不到10块钱,现在最起码翻了一番。”
不过,记者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对此次菜价上涨仍保持比较冷静的看法。一位经常光顾穗石市场的退休老人黄先生表示:“虽然价格上涨让人有点难受,但我们也要理解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天气不好,种植成本上升,商家也不容易。希望天气好转后,价格能够降下来。”他建议,大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购买习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蔬菜品种。
在另一家生鲜超市,常在该处购买蔬菜的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并没有留意到蔬菜的涨价幅度,“价格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涨价是大趋势,但也有小个例。余女士告诉广州日报记者,“这里的云南小瓜(4.98元/斤)、苦瓜(5.98元/斤)比之前便宜了。”
商户:成本增加,不得不提高售价
穗石市场内的一位蔬菜商户张阿姨一边忙着整理摊位上的蔬菜,一边介绍了近期蔬菜价格的变化。
面对蔬菜价格的飙升,张阿姨略显无奈。她解释道,以往这个时候菜价通常不会很高,但近期广州高温和大雨交替出现,导致蔬菜生长受到影响,供应量减少,批发价格自然上涨。“而且现在青菜不好保存,上午进的下午卖不出去就不新鲜了,卖相不好的也卖不出去,我们就得亏钱。价格上不来我们一天就白干了。”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当地一家生鲜超市。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其蔬菜价格相比前几个月上涨了大约20%。“除了天气因素外,我们这种大型生鲜商超需要承担更高的物流和仓储成本。”他解释说,蔬菜从生产基地到超市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增加,包括运输、储存和保鲜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提高售价,以保证不亏损。”他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
专家:气温下降推动蔬菜价格回落
对于蔬菜涨价的原因,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二级教授雷建军分析称,近期蔬菜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因素。“高温暴雨天气是近期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6月至7月,传统的夏秋季蔬菜产区如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历了一次从明显干旱到内涝的过程,这对蔬菜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高温和暴雨不仅导致蔬菜产量下降,还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耐储存性,使得市场上好货短缺且价格偏高。”另一方面,雷建军也提到了季节因素,当前正处于蔬菜生产的“青黄不接”时期,部分蔬菜品种进入交易淡季,如寿光当地产的蔬菜在湿热天气影响下,生长速度放慢、管理难度较大,促使菜价接连走高。此外,供需关系和市场因素也推动了蔬菜价格的上涨。
雷建军表示,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秋季蔬菜的陆续上市,蔬菜供应有望回归正常,价格也会逐步回落。预计从9月中旬开始,蔬菜价格能够恢复到7月甚至6月的水平。然而,这也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广州日报)
中新网西安8月19日电(杨英琦 杨淇越)钟鼓齐鸣,气势恢宏。19日,一场惊艳绝伦的盛唐主题文化展演在西安北站精彩上演。
正值暑运高峰,为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让旅客们感受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魅力,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站(以下简称“西安站”)和陕旅集团、西安唐乐宫在西安北站开展“迎八方宾客,享盛唐礼遇”文化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文官”宣读充满威仪的“天子诏令”;“圣驾巡游”环节,身着盛唐服饰的演员们与候车旅客近距离互动;通过轻盈灵动的身姿,演员们再现盛唐时期风靡一时的胡旋舞…旅客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个辉煌时代的艺术瑰宝,引得现场掌声连连。
活动期间,以盛唐历史为背景的题目和文明出行、铁路小常识为主要内容的趣味问答,让旅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热情参与。工作人员为所有参与旅客赠送精美伴手礼,为这次独特的“文化之旅”增添更多美好回忆。
今年暑运以来,截至8月18日,西安站累计发送旅客1364.0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幅4.6%,再创西安站暑运运输历史新高。
为服务旅客美好出行,西安站持续改善周边设施设备,在西安车站、西安北站候车室增设10组便民服务桌式充电驿站;结合暑期亲子出行较多的特点,成立“临时妈妈”亲情服务队,为有需求的旅客提供帮助;针对近期大一新生陆续报到的实际,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在线上为新生提供出行资讯及问询解答服务。
此外,为进一步方便外籍入境游客,西安北站在服务引导台配备双语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新增了7台外语翻译机,并与银行在出站层共同设置外币兑换点,让外籍旅客足不出站就能享受“零距离”换钞服务。
“到西安玩了3天了,今天准备坐车走。没想到在高铁站能近距离看到这么震撼的表演,为了看完,我特意改签了下一趟高铁,真是太精彩了!”看完演出,旅客孟先生开心地说。(完)
近日,作为海西州的农牧业大县和重要的产粮大县,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抢晴日、促丰收,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为县域农民群众稳产增收保驾护航。目前,全县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为53.6万亩。
都兰素有“柴达木粮仓”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造就了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和草原畜牧业,给青稞、豌豆、马铃薯、枸杞、藜麦等作物和优质牧草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环境。
(希日尖措 制作 岳子岩)
责任编辑:【张燕玲】
中新网福州8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随着今年第9号台风“云雀”逐渐远离,福建省防指决定于20日8时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台风“云雀”20日6时中心位于上海市东偏南方向约37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已远离福建省。
福建省气象台今天7时继续发布“暴雨预警Ⅲ级”称,今天,漳州、厦门两市有暴雨到大暴雨;龙岩、泉州和平潭三市(区)大部、三明(泰宁、建宁、明溪、清流、宁化、将乐、永安)、莆田(秀屿、荔城、城厢、涵江)、福州(福清、长乐、永泰)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地区局部暴雨。24小时累计雨量50~100毫米,局部可达18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90毫米。
对此,福建省防汛办称,维持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各地各部门应密切关注降雨影响,周密部署防范措施,务必坚决果断组织转移避险,扎实做好应对工作。(完)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水利部官方微信消息,受8月19日强降雨影响,辽宁小凌河及支流大四家子河、辽西沿海六股河、辽东半岛登沙河等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据预报,8月20日至21日,辽宁省降雨仍将持续,辽宁大凌河及小凌河干支流、辽西沿海诸河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大凌河、小凌河及暴雨区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山丘区山洪灾害风险较大。
8月20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防汛会商,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13时,水利部针对辽宁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发出通知,要求地方水利部门和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会商分析研判、水工程防洪调度、巡堤查险和值班值守等工作,重点做好中小水库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及时提请地方政府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辽宁省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强化洪水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