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从田间到世界的柔软之旅

  【旁白】“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匠心的土地上,有一种神奇的转变正在静静发生。这里是河北高阳,中国最大的毛巾生产地,全国每三条毛巾就有一条在这里诞生。”

  【旁白】“一切的故事,都要从遥远的新疆说起。这里的长绒棉,纤维柔长、弹性十足,被誉为制作毛巾的绝佳原料。”

  【旁白】“经过精心的采摘和挑选,这些棉花踏上了前往高阳的旅程,等待它们的是上百道精细的工序。”

  【旁白】“在这里棉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除杂、混棉,一番旋转、跳跃之后,蓬松、均匀的棉花通过梳理呈现出棉条的形态。它们不断被合并、拉伸、缠绕,增加了韧性。张力十足的棉条经过牵引、拉扯变成了粗纱线,再次牵引、拉扯、加捻后,变成了适合织造的细纱线。”

  【旁白】“此时,一部分纱线送进了染厂,经过高温、高压、蒸煮、烘干、固色的十余道工序,五颜六色的纱线又被送回织造车间,开启它的成型之路。”

  【旁白】“成品棉线经过梳理,来到了织造机上,曾经需要大量纺织工人才能完成的步骤,如今都被现代化的设备替代,工人只需要把设计好的图样输入电脑,这些彩色的长针就会按照自己轨道自动编织,十几分钟后一块块宽幅的毛巾坯布逐渐成形。”

  【旁白】“通过纵裁、横切、包边、上标,若干道精细的工序一气呵成,一条条柔软的毛巾就此诞生。接下来,等待它们的就是穿好外衣,跟随物流奔向消费者的手中。

  【旁白】“从传统的纯棉巾被、毛毯到当下流行的无纺布干湿巾、快消品,高阳的纺织企业用无限创意满足着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旁白】“在这片热土上,4200多家纺织企业竞相绽放,从燕赵老字号“永亮”,到拥有151项专利授权的“宏润”,从推崇品牌化、电商化的“三利”,到数智化、国际化的“柏立信”,每一个都是高阳人引以为傲的家乡名片。2024年,以严选优质企业、严控产品质量为首要标准的‘高阳优品’应运而生,首批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和产品获此荣誉。‘优可进、劣必退’的管理方式只为更好的品质。”

  【旁白】“从高阳出发,这些柔软的毛巾将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不仅承载着高阳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更传递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温暖与力量。”

  【旁白】“高阳毛巾,柔软世界,从这里开始。”

责任编辑:【张楠】

通讯:双胞胎熊猫中国七夕节庆生记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11日电 题:双胞胎熊猫中国七夕节庆生记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为了给双胞胎熊猫“七巧”“七喜”庆生,吕艳桃比往常早起了2小时。10日一早,她简单梳洗打扮后,便迫不及待地赶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熊猫馆看望自己的这“两个毛孩子”。

  待她从熊猫居住的“别墅”内注意到一切如常后,她开始准备起了“这两个毛孩子的生日蛋糕及礼物”。做这一切时,吕艳桃“内心很神圣,毕竟一晃8年过去了,熊猫10周岁生日必须要有仪式感”。

图为吕艳桃等饲养员们为双胞胎熊猫准备的生日礼物。吕艳桃供图

  她告诉记者,这对双胞胎大熊猫之所以取名“七巧”“七喜”是因为它们是在中国七夕节当天出生,饲养员们引用穿针乞巧的典故,给姐姐取名叫七巧,妹妹取名七夕的谐音叫七喜。“8月10日恰好是中国七夕节,一切都巧到不能再巧。”

  2016年,只有两岁的“七巧”“七喜”从成都大熊猫繁育中心辗转来到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作为该动物园的饲养员,吕艳桃等人分别承担了这对大熊猫的“奶妈”“奶爸”“养父”“养母”等角色。

  在8年的相处中,吕艳桃表示,“尽管熊猫不会说话,但每每看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心情会出奇的美。”

  10日9时许,随着游客不断涌入,吕艳桃心情分外激动,她看着野生动物园内到处张贴着“七巧”“七喜”庆生的宣传画时,赶紧邀请“七巧”“七喜”的另一个“奶妈”杨牡丹提醒“别让孩子睡懒觉,仪式马上就开始了”。

  10时许,在主持人欢快的声调中,“七巧”“七喜”庆生活动如期展开。在主席台前,熊猫粉丝李启明和豆米(网名)分别表达了对这对大熊猫的想念,以及对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无微不至照顾大熊猫的感动。

  此时,从熊猫“别墅”中钻出的“七巧”“七喜”陆续走向自己平日熟悉的领地。吕艳桃看到很多游客都有为大熊猫拍照的执念,一些小朋友在看到熊猫吃竹子时,“眼睛都一动不动的”。

  在熊猫馆一处开阔地带,李启明用打火机依次点燃20根蜡烛。他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最重要的仪式感是“为这两只大熊猫点蜡烛,切蛋糕”。

  11时左右,在众多游客热切的目光中,“七巧”和“七喜”优雅地走向吕艳桃等饲养员们为它们准备的“豪华冰镇水果蛋糕”与三层竹筒蛋糕,当起了专业“吃播”,这对熊猫的样子瞬间俘获了所有人的心。

  此时,在现场有人自发地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似乎听懂人言的这对大熊猫开始满意地点头,接着自顾自地大饱口福。(完)

【编辑:李岩】

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来源:政论片《阔步迈向网络强国》第4集

责任编辑:【姜媛媛】

中新健康 | 中医药夜市火“出圈” 引领青年健康养生新风尚

  中新网沈阳8月11日电 题:中医药夜市火“出圈” 引领青年健康养生新风尚

  作者 董超

  名医大家望闻问切、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药膳代茶餐饮品鉴……近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沈阳火爆“出圈”。近百位中医名家变身夜市“摊主”,为市民送上健康服务,市民可现场体验针灸、推拿、拔罐、艾灸、手指点穴、中医体质辨识等中医药特色疗法。

  “把脉太神奇了,医生都知道我爱生气。”夜市中的把脉摊位前,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在排队,他们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健康建议。医生耐心地进行把脉,根据他们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调理方案。从饮食调整到运动建议,从情绪管理到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医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

8月10日晚,在辽宁中医药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现场,医生正在把脉。董超 摄

  “把脉是我们中医的老祖宗。”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潇介绍道,“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疾病的预防,他们可能来这儿就想调理身体,未病先防,这种理念是值得提倡的。”中医药夜市现场人头攒动,一些摊位前大排长龙。杨潇在现场出诊不到两个小时,嗓音就已变得沙哑。

  目前在沈阳实习,就读于鞍山师范学院的左同学,对中医药夜市的举办感到非常兴奋。左同学表示,自己也曾学习过一些中医知识,认为中医在解决健康细节问题上具有独到之处。她还对中医把脉的效果赞不绝口,频频称赞其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洞察身体“内在”的秘密。

  和左同学一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对把脉的好奇逐渐转化为兴趣,从此开始深入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我也是从把脉开始慢慢接触中医,了解中医。”沈阳市民刘女士在夜市现场告诉记者。

  在中医药夜市,民众有机会体验一系列中医活动。不仅有名医现场义诊,还可以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现场体验手指点穴、中医体质辨识,亲手制作大山楂丸、黑芝麻丸等养生保健中药,品尝各种药膳、养生茶……

  杨潇认为,中医药夜市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医的平台。这种健康新体验,让年轻人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也为他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关调查显示,年轻人对中医的兴趣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二是中医在治疗亚健康状态,如焦虑、失眠和疲劳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效果。正如杨潇所说,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和预防疾病的理念,与年轻人追求健康、平衡生活的需求相契合。

  通过夜市这种形式,中医得以以更加亲民、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杨潇表示,中医的处方和药材也在以不同的形式推广给患者,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为中医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年轻人对中医的逐渐认可,中医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发展。”(完)

【编辑:李岩】

沈阳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 中医药文化夜市受热捧

  中新网沈阳8月11日电 (记者 韩宏)辽宁中医药大学“岐黄惠沈城健康夜市行”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日前在沈阳举行,这场“国医盛宴”掀起了中医药文化热潮。

  中医药文化夜市的举办,为“越夜越沈阳”夜经济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沈阳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文化消费场景打造的有力创举。

近日,辽宁中医药大学“岐黄惠沈城 健康夜市行”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沈阳举行,人们在现场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沈阳市商务局 供图)

  本次中医药文化夜市设有名中医义诊区、中医药产品展示区、中医药传统和特色疗法体验区、针灸推拿体验区、中医知识大讲堂、传统功法互动区、中医药手工制作体验区、青少年中医药文化体验区、大学生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药膳及功能性食品文化体验区等展区。

  夜市上,养生药膳汤品、茯苓馒头、“五行”馒头、碳烤药膳实蛋等各类“食疗”零食涌现,有料又有趣,好吃又好看;现场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人们现场体验针灸、推拿、刮痧、艾灸、手指点穴、耳穴压豆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感受中医药的神奇和魅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岐黄惠沈城 健康夜市行”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掀起了沈阳中医药文化热潮。(沈阳市商务局 供图)

  中医药文化夜市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新鲜感的追求,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找到了载体,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

  盛夏的夜沈阳,将不仅有老北市、国际啤酒节、旗袍主题秀、老字号“国货潮品”、浑河登船晚渡、中央公园音乐喷泉等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展系列消费场景,还为人们带来了健康。(完)

【编辑:李岩】

多国“Z世代”青年吉林感受最“朝”民族风:享受包容与契合

  近日,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采风,他们穿上民族服饰,品茶、跳舞,沉浸式感受热烈的中国朝鲜族文化,收获颇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浓郁,是中国当下最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礼仪之乡”“歌舞之乡”“足球之乡”是延边的标签,但中外游客最热衷的还数当地美味的食物和鲜艳的民族服饰。

  衣、食、住、行的背后是文化、是历史。吉林延边的民族风情给各国青年带来的既有感观上的新鲜,也可以多维度地了解中国。(吕盛楠 张沫涵 赵梓妍 陈涵 吉林延吉报道)

责任编辑:【韦俊龙】

广西德天瀑布景区旅游体验项目发生故障 致1死60伤

  中新网崇左8月10日电(记者 杨陈)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民政府10日晚间发布通报,当天13点56分,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发生故障。经初步核实,截至18时30分,事故造成1名游客死亡,60名游客受伤(其中重伤1名,轻伤59名),受伤游客已送往医院治疗。

  德天瀑布位于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在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跨国瀑布,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事故发生后,大新县第一时间成立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县委县政府领导赶赴现场指挥处置,县应急局、文旅、消防、医护人员已到现场实施救治、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和游客安抚工作。目前,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已停止运营。

  另据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官方公众号公告,因设备设施维修检查,该景区将于8月11日起暂时闭园,后续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凡在网上已预订门票的游客,均可在原购票平台免费办理退票手续。(完)

【编辑:曹子健】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破10.7万人次

  中新网武汉8月11日电 (王赛 管宇 张芹)据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1日消息,8月10日该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7万人次,航班量达693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和9%,创下历史新纪录。

  今年暑运以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航班量和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7月旅客量达291.5万人次,创下历史单月最高纪录。据测算,8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量有望再次刷新单月最高纪录,突破300万人次。

旅客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办理值机手续。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供图

  为满足暑运旅客出行需求,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与各航司积极调整优化航线安排。国内方面,新开武汉至乌兰浩特、吕梁、荔波、六盘水、阿勒泰、满洲里、海拉尔等航点,加密了恩施、北海、舟山、日照、锦州、台州、宜宾、惠州、嘉峪关、敦煌等航班,恢复中卫、忻州、金昌等航点。

  国际方面,武汉至东京、曼谷、伦敦、旧金山、沙巴等航线客流居高不下,客座率均在85%以上,国际地区日均旅客吞吐量高达4000人次。

  为进一步丰富旅客出行体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联合铁路部门以及各航司,在暑运期间推出“亲子游”“研学游”“度假游”“空铁联运”等文旅产品,在武汉的高校和周边地区举行多场航旅集市和推介会。

  据悉,目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截载时间已提升至35分钟,各项旅客出行保障流程不断优化,保障旅客顺利出行。(完)

【编辑:李岩】

江西彭泽“人防+技防” 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中新网江西彭泽8月13日电 (巫发阳 赵斌 柯恒)“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夏日时节,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全面启动安全守护工程建设,联合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巡防力量成立防溺水专项行动组,多措并举,通过“人防+技防”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这些年,我们做了大量防溺水工作,在一些重要的水域安装了防溺水监控设备,一旦发现有人靠近水域,监控设备会自动喊话提醒人员离开。同时,警报信息会传送到巡查员手机APP中,巡查员可实时查看周边情况,如果有险情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彭泽县杨梓镇文教专干蔡立洋介绍。

图为江西九江市彭泽县杨梓镇邻都村水域附近的防溺水毫米波雷达监测预警系统。彭泽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暑假期间,彭泽县水上公安分局联合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巡防力量,加强对辖区水域内的巡逻巡查,劝阻“野泳”“戏水”者,确保重点水域、重点地段、重要时段有人巡、有人管。同时,依托长江岸线高空瞭望监控视频实时对长江岸线进行监测,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实现“人防+技防”结合。

  彭泽县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冯捷表示,“对于全县所有重点临水临边的区域,我们都加大了视频监控的巡查力度,并从人防、物防、技防等多方面加强安全守护工作,达到重点水域重点观测全覆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编辑:邵婉云】

祁连山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庆祝成立70周年



  中新网甘肃张掖8月13日电 (王牧雨 高莹 周景峰)13日,在巍巍祁连山脚下,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70周年县庆庆祝大会在该县索朗格国际赛马场开幕。

2024年8月13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70周年县庆庆祝大会活动在该县索朗格国际赛马场举行。杨艳敏 摄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前沿、河西走廊中部的肃南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全县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回、土族等21个民族,总人口3.94万人。

  一大早,家住肃南县城的张兰瑛一家老小7口人,早早来到庆祝大会活动现场,他们的小孙子身着裕固族传统节日服饰,将在文艺演出中进行表演。“今年我60岁了,能够为我的家乡庆祝70岁的生日,心情很激动。”张兰瑛说,今天能向来宾展示家乡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十分骄傲。

图为在活动现场表演的民族特色舞蹈。杨艳敏 摄

  礼炮轰鸣、彩烟绚丽、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开幕式活动拉开帷幕,各方阵花车及代表们身着节日盛装,高擎各色旗帜,被精心装扮的赛马队、骆驼队依次入场亮相,他们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展示了各族民众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活力。

图为在活动现场表演的民族特色舞蹈。杨艳敏 摄

  肃南县委书记陆思东在当天庆祝活动的致辞中表示,该县成立7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承启“告别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三个历史阶段的伟大征程。农牧民生活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跨越发展,农牧村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70年来,肃南县始终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人才优先引进和政策优先落实,实现了从“马背小学”、流动教室到现如今信息化全新课堂的转型跨越。在张掖市率先实现了教学楼、师生公寓、健康饮水、塑胶操场、一键报警、明厨亮灶、节能灶具、淋浴、水厕及信息化教学“十个全覆盖”。

  “我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各族青少年享受到了高质量优质均衡教育成果。”陆思东说。

  “我从一个牧人家孩子成为博士,是肃南的教育政策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成千上万个裕固族孩子们。”裕固族第一位历史学博士阿尔斯兰告诉记者。

  此次大会为期6天,肃南县还确定了“54551”系列庆祝活动体系,即“五场专题活动”“四项交流展示活动”“五场文艺演出”“开发五类文化产品”和“高效益实施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奔腾的赛马比赛和极具民族风情的表演将轮番上演。(完)

【编辑:邵婉云】